蓖麻根
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
【來源】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根,植物形態詳"蓖麻子"條。
【化學成分】根含反癸烯-2-三炔-4,6,8-酸甲酯、十三烯-1-五炔-3,5,7,9,11,β-谷甾醇。
【性味】《福建中草藥》:"淡,微溫。"
【功用主治】鎮靜解痙,祛風散瘀。治破傷風,癲癇,風濕疼痛,跌打瘀痛,瘰疬。
①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"治脫肛,散瘰疬,外敷瘡毒。"
②《廣東省醫藥科技資料選編》:"有鎮靜解痙作用。"
③《福建中草藥》:"化結下氣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5~1兩;或燉肉食。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破傷風:紅骨蓖麻根四兩至半斤,蟬退五錢至一兩,九里香一兩至二兩。水一千毫升煮至二百毫升,分三次口服,每天一劑。兒童劑量酌減。另椎管內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五千至一萬單位(兒童三千至六千單位),一般只注射一次,輕型病例可以不用。為控制抽搐可使用少量冬眠藥物。(《廣東省醫藥科技資料選編》)
②治風濕性關節炎,風癱,四肢酸痛,癲癇:蓖麻根五錢至一兩。水煎服。(廣州空軍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③治風濕骨痛,跌打瘀痛:蓖麻干根三至四錢。與它藥配伍,水煎服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④治瘰疬:白莖蓖麻根一兩,冰糖-兩,豆腐一塊。開水燉服;渣搗爛敷患處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【臨床應用】①治療癲癇
取紅蓖麻根(紅莖紅葉者)2兩,雞蛋1~2個,黑醋適量。先將雞蛋破殼煮熟,再放入黑醋、蓖麻根水煎服。每日1劑,連服數日。據38例觀察,半數病例獲近期療效。有的按方服藥3日即停止發作。
②治療新生兒破傷風
用紅蓖麻根每日1.5兩,水煎至45毫升,3次分服;同時用穿心蓮0.7毫升,每日2次,肌肉注射。較重病例加用破傷風抗毒素1~2萬單位肌注。經治10例,8例治愈(體溫正常,無抽搐,能吮奶),2例死亡。未見毒性反應及嚴重副作用,僅個別出現大便次數增多。
此外,紅蓖麻根制成注射液(每毫升含3~5克),用于小兒支氣管肺炎、腦炎等所致的煩躁不安或抽搐,對1~2歲患兒約每次肌注3毫升(止痙可用倍量),均有一定效果,亦未發現副作用。又可治療慢性氣管炎,取蓖麻根4兩,切碎水煎。每日1劑,10天為一療程。觀察83例,近期控制23例,顯效35例,好轉25例。
蓖麻根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蓖麻根 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 【來源】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根,植物形態詳"蓖麻子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根含反癸烯-2-三炔-4,6,8-酸甲酯、十三烯-1-五炔-3,5,7,9,11,β-谷甾醇。 【性味】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蓖麻葉
蓖麻葉 (《唐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葉,植物形態詳"蓖麻子"條。 【藥材】干燥葉片大多破碎皺縮,完整者呈...
-
苞薔薇根
苞薔薇根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異名】猴局根、金柿根(《閩東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碩苞薔薇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...
-
蓖麻油
蓖麻油 (《唐本草》) 【來源】系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種子所榨取的脂肪油。植物形態詳"蓖麻子"條。 【藥材】為淡黃色或近于...
-
飽飯花
飽飯花 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烏飯子、米飯花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杜鵑花科植物小葉珍珠花的果實...
-
豇豆根
豇豆根 (《滇南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豇豆的根,植物形態詳"豇豆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健脾益氣,消食 治食積,脾胃虛...
-
海蝦殼
海蝦殼 (《本草撮藥》) 【來源】為對蝦科動物對蝦或龍蝦科動物錦繡龍蝦等的甲殼,動物形態詳海蝦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...
-
白金古欖
白金古欖 (《廣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百解薯、千金薯、竹葉薯、金銀帶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馬兜鈴科植物三筒...
-
海紅
海紅 (《飲膳正要》) 【異名】海棠(《通志》),海棠梨(《綱目》),棠蒸梨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西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蓖麻葉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