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茱萸根
(《本經》)
【來源】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根或根的韌皮部。植物形態詳"吳茱萸"條。
【采集】9~10月采收。
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辛苦,熱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行氣溫中,殺蟲。治脘腹冷痛,泄瀉,下痢,風寒頭痛,腰痛,疝氣,經閉腹痛,蟯蟲病。
①《本經》:"殺三蟲。"
②《別錄》:"根白皮:殺蟯蟲,治喉痹咳逆,止泄注,食不消,小女子經產余血,療白癬。"
③《藥性淪》:"皮:能療漆瘡,主中惡腹中刺痛,下痢不禁,治寸白蟲。"
④孟詵:"皮:止齒痛。"
⑤《重慶草藥》:"行氣,暖中,溫腎,燥濕。治心胃冷氣痛,寒濕腰腹脹痛,脾虛腹寒,泄瀉冷痢,經閉腹痛,疝氣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5~1兩;或入丸、散。
【選方】①治頭風痛:吳茱萸根一至二兩。燉豬肉二兩服。(《重慶草藥》)
②治寒氣經停,經閉腹痛:吳萸根二兩,五谷根、柑子根各一兩,水案板五錢,橙子根一兩。燉殺口肉服。(《重慶草藥》)
③治寸白蟲:吳茱萸根(干,去土,切)一升。以酒一升浸一宿,平旦分二服。(《千金方》)
④治脾勞熱,有白蟲,令人好嘔:吳茱萸根大者一尺,大麻子八升,橘皮二兩(切)。上三味,銼茱萸根,搗麻子,并和以酒一斗,漬一宿,微火上薄暖之,三上三下,絞去滓。平旦空腹為一服取盡,蟲便下出,或死或半爛,或下黃汁。(《刪繁方》茱萸根下蟲酒)
⑤治肝勞生長蟲,在肝為病,恐畏不安,眼中赤:雞子五枚(去黃),干漆四兩,蠟、吳茱萸根皮各二兩,粳米粉半斤。上五味,搗茱萸皮為末,和藥銅器中煎,可丸如小豆大。宿勿食,旦飲服一百丸,小兒五十丸,蟲當爛出。(《千金方》)
吳茱萸根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吳茱萸根 (《本經》) 【來源】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根或根的韌皮部。植物形態詳"吳茱萸"條。 【采集】9~10月采收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辛苦,熱,無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行氣溫中,殺蟲。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五香血藤
五香血藤 (《貴州草藥》) 【異名】大活血(《天目山藥植志》),紫金藤、鉆骨風(《貴州草藥》),血藤(《中草藥資料》)。 【...
-
蕪菁子
蕪菁子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蔓菁子(《千金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十字花科植物蕪菁的種子。植物形態詳"蕪菁"條。 【采集】春...
-
五加
五加 【釋名】 五佳、五花、文章草、白刺、追風使、木骨、金鹽、豺漆,豺節。 【氣味】 (根皮、莖)溫、辛、無毒。 【...
-
五味草
五味草 (《滇南本草》) 【異名】地錦苗(《救荒本草》),金鉤如意草(《滇南本草》),水金鉤如意(《昆明藥植調查報告》),...
-
狼毒-大狼毒
【中文名】:狼毒-大狼毒 【類別】:根類 【英文名】:GiganticEuphorbiaRoot 【別名】:格枝糯、烏吐、五虎下西山、矮紅。 【...
-
鷯哥舌
鷯哥舌 (《陸川本草》) 【異名】鷯哥利(《陸川本草》),鳥舌草(《廣西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茜草科植物松葉耳草的全草。...
-
梅花
梅花 FlosMume (英)PlumBlossom 【別名】 酸梅、黃仔、合漢梅。 【來源】 為薔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(Sieb.)Sieb.etZucc.的花蕾。 【植物形...
-
絲瓜葉
絲瓜葉 (《滇南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葫蘆科植物絲瓜或粵絲瓜葉片,植物形態詳"絲瓜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絲瓜葉含皂甙。粵絲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五香血藤
下一篇:暫無